同城空降官方网站入口_微信400快餐,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100块约3小时上门

您好,欢迎来到濮阳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习近平致信祝贺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
[习近平致信祝贺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奋楫争先开新局——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江苏篇]更多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传真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区纪实
发表时间:2022-06-07   来源:濮阳文明网   字体: [][ ][ ]   [打印] [关闭]

阳光雨露同滋养 花儿朵朵志昂扬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区纪实



高阳实验学校一隅。刘东 摄

  近年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紧紧抓住多项国家战略叠加推进的黄金机遇,高标准谋划,多举措推进,推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民生设施日臻完善,形成了绿脉水链、和谐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大美环境。

  漫步在示范区高阳实验学校,校园景色令人心旷神怡:红白相间的校舍新颖别致,精心设计的绿植生机盎然,一校一景透露出时代气息,一园一品诠释着学校内涵。据介绍,高阳实验学校总投资1.2亿元,2021年建成,当年实现招生。高阳实验学校、西湖小学、卫河小学等一批同期建设并如期开学的学校,实现了示范区学校建设加速度。这是示范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缩影之一。

  近几年来,示范区以每年新建2至3所学校的速度加快学校建设?!笆奈濉逼诩洌苹?0.5平方公里范围内完成18所中小学建设任务,预算总投资达30亿元。通过公开招聘、整体移植、重点引进等方式方法锻造教师队伍,按照“一校一品牌 全部是名?!卑煅悸?,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5月14日,示范区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

  大投入实现学校建设大提速

  随着示范区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区人口骤然增加。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慢不得,更等不起?!笔痉肚彻の榧枪煸谀被渴鸾逃ぷ魇敝赖赜猩?,“要更加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在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满足教育,优先保障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优先保障广大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努力办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根据城乡发展趋势和城镇化建设要求,示范区科学编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重点在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区等学位紧缺地区增加教育设施,满足适龄学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按照“小学距离不超500米、中学距离不超1000米”的要求,规划小学8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引进名校1所。目前,已建成绿城小学、开德小学、开德中学、绿城中学、卫都实验学校等中小学8所,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共设置小学班222个、初中班98个,新增学位1.6万个。2022年,将建成西湖中学、东湖小学和七星实验学校三所学校。其余7所中小学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部建成投用。

  加快学校建设进度,资金保障是关键。2016年以来,示范区坚持在财力分配上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求,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20%投入学校建设。为弥补资金不足,示范区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实行“政府投资、平台公司代建、政企合作、片区开发”四种投资模式加快学校建设,既缓解了示范区的财政压力,又为学校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为实现每所学?!暗蹦杲ǔ伞⒌蹦暾猩钡哪勘?,克服工期短、任务重等难题,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一班人谋定而动、担当作为,采取多项措施破解工程建设难题。成立专门工程推进指挥部,分别由示范区党政班子成员担任指挥长,靠前指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确保工程项目尽快开工、如期竣工;安排专人积极协调市直有关部门,紧盯前期手续办理,有效避免手续办理影响施工进度的现象;根据学校招生开学时间,倒排工期,建立台账,采用“日例会、周调度、月观摩”的方式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建设按节点推进。

  高标准引领学校教育高品质

  示范区秉持“高标准就是节约、低标准就是浪费”的理念,紧扣“全市乃至中原地区教育高地”的战略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按照“四个一流”(硬件建设全省一流、教学设备全省一流、师资队伍全市一流、教育质量全市一流)的建设标准,聘请知名规划团队,选定知名建筑单位,确保各种发展指标全部达标。

  学校主体完工后,教学设施均采用当年最先进的标准配置。每所学校均配备教学云平台、数字化录播室、创客教室、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等信息化教学设备,以及大型多功能报告厅、图书阅览室、书法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功能室。同时,结合《示范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一校一策”抓好督导评估和整改提升。

  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运动区、课间活动区和立体空间四大部分,做到动静分区明确、各种流线清晰,凸显校园的整体功能。校园景观设计紧紧结合教育建筑主题,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为设计目标,倾力打造绿色生态文化校园,努力让学生获得生动多彩的校园生活体验。

  当前,示范区最亮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事业已成为示范区聚人气、增活力、促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校学生人数连年增长。目前,示范区有中小学生1.2万余人,是2015年的近60倍。

  学生数量和办学规模双提升,教育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我们不仅看到学校硬件越来越好,也能亲身感受到学校教育越来越丰富、优质,孩子出门就能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毖页だ钆克?。

  强打造铸就教师队伍强素质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保证。示范区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采取多种措施,精心打造教师队伍。

  整体移植。2021年,主动对接市教育局、市油田教育中心,实施“油地携手,强强联合”。市油田第二十中学、市油田第十一小学、市油田第七小学等3所中小学132名教师,在胡玉仲、沙军华、周建军三位优秀校长的带领下,整建制进驻示范区。

  重点引进。坚持从市直名校中引进办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的同志担任校长。刘存礼、巩富强、祁立新、田大伟、何风彩等校长已在学校管理、特色办学、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

  公开招聘。自2015年以来,通过公开招教,累计招录本科以上学历教师44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50人),占示范区教师总数的80%。这些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理念先进,已成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

  注重培训。积极落实国培、省培等师资培训计划,有效开展“专题培训”“岗前培训”“网络培训”等专项活动,实现了教师培训培养全覆盖。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培养力度,坚持开展“赛课”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执教能力。2019年以来,示范区81名教师在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获得奖项,260名教师在市级及以上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名列前茅。2021年,择优推荐22名教师参加市优质课大赛,12人获一等奖。

  做好保障。坚持优先安排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性支出,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累计为没有住房的教师提供公租房200余套;采取“个人承担+财政补贴”方式,统一为离家较远的教师提供午餐;引导示范区内企业,积极捐资助学。恒基伟业开发有限公司捐资1000万元成立示范区教育发展基金,为示范区每名教师定做一套工装。一系列措施为广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使广大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亮特色塑造学校发展亮品牌

  特色办学是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示范区坚持“一校一品”办学思路,引导学校以文化立校、用特色兴校、靠质量强校。抓实“五项管理”,提升“双减”效益,深化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努力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高教师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进位出彩、形成品牌,有效提升了示范区教育事业核心发展力。

  开德中学的“绿色教育”,绿城中学的“正气文化”,绿城小学的“阳光教育”,开德小学的“新礼乐文化”成长体系,卫都实验学校的“家校共育”,高阳实验学校的“春晖教育”,西湖小学的“山水文化”,卫河小学的“诗·润文化”等办学特色,主题鲜明、精彩纷呈。据不完全统计,示范区8所中小学在全国阳光教育学校、足球特色学校、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累计荣获奖项200余个。

  特色办学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数百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文明创建和书画比赛、经典诵读等比赛活动中屡获殊荣。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当前,示范区的教育蓝图已化作大潮涌动、千帆竞发。郭庆元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示范区上下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努力将示范区教育打造成为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濮阳日报 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赵新民 

濮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电话:0393-6666867  传真:0393-6666869   邮箱:hnpywmb@163.com
豫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2042)豫新备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