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
我市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今年已开展职业培训12.68万人次,提前超额完成省定全年任务
6月26日,河南东方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龙”)生产车间内,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人郭志兵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编程。
郭志兵参加的新型学徒制培训是在传统的企业师傅带徒这一模式的基础上,引入职业院校协同开展培训,并由政府进行激励推动、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创新举措,是我市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我市不断开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新局面,优化资源结构,提升人才层次,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以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今年以来,我市共开展职业培训12.68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9.48余万人,提前超额完成省人社厅下达的全年任务。
以企业为主体,实施“稳岗助企”。发挥企业培训主力军作用,围绕“万人助万企”活动,在全省创新实施“六单式”(用工企业下单、职工群众点单、职能部门亮单、培训机构接单、政府统一买单、服务部门填单)培训模式,为企业培训急需人才。截至目前,我市已为380余家企业培训化工、电商、安全操作等急需专业人才4.1万人次。
对冲疫情影响,实施“信息化助企”。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重点组织停工待岗职工参加在岗转岗技能培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人员,可由本行业、本区域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状况良好的单个企业牵头,申请组团开展职业技能或“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享受相关补贴。
聚焦重点产业,实施“评价助企”。聚焦新能源产业技能人才开发工作,为我市在新能源研发、生产、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方面提供技能人才支撑;聚焦产业集聚、绿色环保、混合经济的绿色石化产业,开展技术交流,组织技能展示,开展技能竞赛,全面推动绿色石化产业发展。
紧盯化工专业,实施“名师助企”。发挥职业(技工)院校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等技能人才优势,精准对接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累计培养技术骨干65人、研发骨干27人、熟练工625人。
把准惠企关键,实施“补贴助企”。联合濮阳技师学院,先后开展化工、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等急缺工种培训,培养新型学徒180余人,预先拨付50%补贴资金共计201万元。(濮阳日报 记者 管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