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精神 争创一流
——访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金明
“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意见,不仅为我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极大振奋了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月2日,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金明接受采访时说,“市乡村振兴局将围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推进项目建设、抓产业促就业、政策落实、提升能力等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再上新台阶。”
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大力推行我市创新的“1234”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全市所有农户进行动态排查,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灾因意外突发严重困难户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做到应纳尽纳。逐户明确帮扶责任人,精准落实“三保障”等各类帮扶政策,做到精准监测、精准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各县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要素保障等因素,科学论证入库项目,提高项目库质量。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成果项目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实行“双周调度会”制度,抢抓进度,倒排工期,确保10月底前所有项目全部竣工。加快资金拨付,11月底前,财政衔接资金支出进度达100%,涉农统筹整合资金支出进度在85%以上。
抓住两个重点。产业、就业是群众增加收入的最直接方式,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支撑。重点发展濮阳县的优质油料、瓜菜,范县的水产养殖、食用菌,台前县的肉鸭屠宰加工,清丰县的“红、白、绿”三色产业,南乐县的肉鸡、生猪产业、绿色循环农业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群众参与度和受益率。加强全市348个帮扶车间和238个帮带企业的规范管理,提高帮带效益,确保帮带脱贫人口比例不降低,收入不减少。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帮扶周”等活动,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帮助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适时合理开发一批乡村公益性岗位,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加强对脱贫人口的技能培训,10月底前,完成新增技能人才14860人的持证目标,脱贫人口持证率在20%以上。
突出两个聚焦。聚焦行业部门的政策落实,加大排查力度,让每个脱贫家庭和监测户都享受到政策,确保应享尽享。特别要抓好教育、卫健、医保、住建、水利等部门的“三保障”政策落实,9月底前实现问题“动态清零”。聚焦兜底保障,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措施,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
建强三支队伍。抓住“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机遇,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和新时代濮阳精神,切实创新思想观念,重点抓好乡村振兴系统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三支队伍”建设,举办专题培训班,通过“请进来”“走下去”,邀请国家、省专家学者授课,到乡村现场观摩培训,提高“三支队伍”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平时管理,做实平时工作,打造过硬作风,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组织和人才支持。(濮阳日报 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韩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