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官方网站入口_微信400快餐,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100块约3小时上门

您好,欢迎来到濮阳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习近平向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向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致贺信][前进,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十周年之际]更多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传真

推动文广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2-11-30   来源:濮阳文明网   字体: [][ ][ ]   [打印] [关闭]

推动文广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访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文化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对文化、旅游、体育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为文化旅游体育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我们深感振奋、备受鼓舞 。”11月25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民在接受采访谈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时表示,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任务,全力推动文化、旅游和体育工作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深化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中华龙源景区、龙山龙湖旅游度假区、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一园三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澶渊之盟博物馆、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等场馆数字化提升;提升市图书馆、市工人文化宫、市体育场建设水平,将其打造成有特色内涵的文旅综合体。

  优化公共服务,加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一批“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推动建立订单式、菜单式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平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广场舞、群众合唱大赛、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

  提升创作水平,打造文化精品。持续推进《水秀》剧目迭代升级,重点启动大型豫剧《黄河瓠子口》排演,完成大型豫剧《英雄无名》创作;提升《黄河红帆》《八都坊》《奇袭八公桥》《我家住在黄河边》等优秀剧目,打造文艺精品,创作“拳头”项目。

  强化?;だ茫U衔奈锇踩?。推动市博物馆、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台前县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陈列布展提升;提升推进戚城遗址、迴銮碑,南乐县文庙等文物?;さノ话卜溃忧课奈锇踩ぷ髌拦劳ū?,督促做好文物安全工作。

  擦亮非遗品牌,推进活态传承。实施“非遗”点亮工程,建设一批非遗研学基地,打造一批特色研学旅游产品,推出一批非遗研学示范点,形成一批非遗研学龙头品牌;开展非遗进乡村、非遗进学?;疃侔戾а羰蟹且虐倭髌氛?,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贴近群众、走进生活。

  加强宣传推广,繁荣文旅市场。丰富文旅活动,持续办好世界张氏恳亲大会、龙文化研讨会、“龙的传人”文化论坛、“龙吟兴农”大典、仓颉文化艺术节等文旅节会,举办“龙的传人·惠游龙都”文旅资源推介会;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濮旅游。

  依托特色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周末短途游产品;拓展工业旅游,发挥中原油田展览馆功能,建设石油文化小镇;发展研学旅游,以我市红色遗址、杂技场馆、非遗工坊、景区为载体,组织研学旅行活动,打造研学旅游品牌。

  发展体育运动,促进全民健身。加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全面实施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健身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开展全民健身主题示范活动,打造龙舟赛、马拉松、足球、篮球等品牌赛事;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业余训练体系,加强体教融合。

  强化监管责任,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对文旅体市场的执法监管,促进市场持续繁荣;不断强化广播电视制作、播出、传输各关键环节监管,坚守文化宣传安全底线;加快发展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智能体育,以数字技术赋能提高文旅体事业生产效率,切实提升发展品质。

  张玉民表示,随着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将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濮阳将以更加开放的文明态度、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出彩的文旅形象,领跑新时代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赛道,叫响“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城市文化品牌,开创我市文旅事业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局面。(濮阳日报 记者 刘阳 通讯员 邵从严 

地方传真
更多>>
微信图片_20220826084056.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范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提高政治站位中推进党的建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着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展现组织部门砥砺奋进的精彩篇章。
我们的节日
更多>>
濮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电话:0393-6666867  传真:0393-6666869   邮箱:hnpywmb@163.com
豫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2042)豫新备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