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乐县坚持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根本目标,以数字赋能为重要抓手,重塑机制、再造流程、创新应用,构建完善人大代表“网格化+信息化”履职模式,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向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
服务端与治理端融合
搭建民意直通车
南乐县依托全县“民主单元+网格服务”工作机制,坚持将人民民主融入基层治理网格,统筹全县发展“一张网”。整合组织、政法、信访、水利、交通等部门力量,打造全县“多网合一”数字平台,邀请县网格办业务骨干对人大代表进行集中培训,让人大代表能够熟练掌握操作系统,详细了解事项类别,加强社情民意收集上报。谷金楼镇将82名人大代表充实到全镇14个中网格和158个小网格,构建了力量充实在网格、履职服务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民主监督在网格的工作体系。系统后台根据上报事项分类交办,由责任单位落实解决,有效化解人居环境整治、防范电信诈骗、返乡人员排查等各类问题230余条,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业务流与数据流叠加
贯通上下服务链
在完善人大代表联络站“九有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迭代升级,打造了12个乡镇人大代表联络室和36个村级人大代表议事厅的“一室一厅”履职平台,采取轮值坐班、挂牌上岗的方式,收集意见建议、办理民生实事、前移服务阵地。谷金楼镇整合镇村基本情况、人员架构,打通130余项政务代办事项和信息化监督系统等,自主研发集乡情村事“码”上知晓、业务事项“码”上办理、项目政策“码”上监督、意见建议“码”上留言于一体的谷金楼镇政务公开信息平台,实现一套系统、一个界面解决镇村诸多问题和各部门需求,充分利用智能互联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让数据“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腿”。
民主实践与成效监督并重
打造履职“明白墙”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各村成立以人大代表为主体的说事评理团,确定每月5日为“说事评理日”,围绕家事、村事、农事和情理、道理、法理开展说事评理,重点说建设发展的事、农村财务的事、正面典型的事,让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谷金楼镇人大代表张占坡在走访群众过程中,发现六屯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多为老人照看,村庄周围无较近学校,出现上学难问题。大家在“说事评理日”共同讨论解决方案,最后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将六屯村招生划归至仓颉学校,成功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问题。为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各乡镇将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汇总,对收集社情民意、强化宣传引导、优化民生服务、强化协商监督四大任务评星定级,并录入电子平台,通过设备终端点击即可查看,同时制作二维码、上墙公示,不仅使人大代表履职服务更加便捷、履职成果充分展现,还能时时接受群众监督,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看得见、有实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乔利萍 张艳勋 郭永超)
【责任编辑: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