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官方网站入口_微信400快餐,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100块约3小时上门

您好,欢迎来到濮阳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李书磊集体会见中国-中亚政党对话会外方参会代表
[李书磊集体会见中国-中亚政党对话会外方参会代表][习近平同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举行会谈]更多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传真

南乐县:“飞地经济”实现互利共赢
发表时间:2023-06-14   来源:濮阳文明网   字体: [][ ][ ]   [打印] [关闭]

  近年来,南乐县坚持调优结构、绿色发展、提升品质、创响品牌、完善链条,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三三三”战略,大力发展日福莱、西红柿小镇、唐顺兴等“飞地经济”,切实解决乡镇有资源无产业、有项目无土地问题,实现县域经济、园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与动力。

  截至目前,该县322个行政村采取了村社合一、产业融合、村企合作、资产租赁等“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提质,全县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村282个,占比87.6%。

  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促强带弱抱团发展。南乐县作为农业大县,城东6个乡镇的农业产业规模较大,城西6个乡镇的农业产业结构链条较短。为实现乡镇之间协调联动发展,该县积极整合农业产业发展较弱乡镇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7亿元,在产业发展较强乡镇建设西红柿小镇、众润食品预制菜、禾丰食品熟食加工、福堪马村蔬菜园区等多个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产业发展抓手,打破乡村区划限制,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协调机制,为不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乡镇创造跨乡镇产业收益,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延伸“飞地经济”产业链条,激发产业活力动力。在发展“飞地经济”时,注重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三条特色产业链”,以农业产业延链补链、产业范围拓展为重点,从单一种养向深加工、销售全链条延伸,加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在农业种植方面,重点围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创建,整合8个乡镇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引入河南农业大学优质果蔬研发专家团队入驻西红柿小镇,构建“产业+项目+人才”培育体系、“1+N+1”人才帮带机制,建设多类型日光温室150余座,实现基地年产值1.1亿元,受益联农带农1500余户,带动农业从业人员1000余人。在养殖屠宰方面,整合资金4000万元,携手国内知名食品企业唐顺兴集团,全力打造了集养殖、屠宰加工、中央厨房熟食预制菜于一体的全产业生态链。在加工业方面,整合资金4000余万元,对接众润食品、禾丰食品建设预制菜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不断拉伸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条,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具有南乐特色的三产融合之路,助力现代农业破茧成蝶。

  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增收富民路。聚焦产业联农、产业带农、产业富农,持续巩固和完善特色产业“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农民入股+务工+收益”等联农带农机制,积极鼓励、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入园务工等途径加入产业园,推行“订单农业+保底收购”“产业融合联农共建+劳务工资”等运作方式,发展订单农业,统一种植、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为入园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管理培训,降低生产风险,并为园区周边群众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外流,把脱贫群众牢牢嵌入产业链,直接带动9个乡镇的1.6万余名脱贫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为推动“飞地经济”加快发展,南乐县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各乡镇及县直有关单位等36个单位党政一把手为成员的产业扶持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产业园服务专班,并制定《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统筹各方资源,凝聚多方合力,确保全县产业项目稳步有序推进。(濮阳日报 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赵付如)


【责任编辑:韩利】 

地方传真
更多>>
微信图片_20210715092517_副本.jpg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马庄桥镇将“五星”支部创建作为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积极创新工作举措,用好“三比一争”大比武工作机制,贯通支部、产业、生态、法治、文明五大要素,以各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提升,带动发展动能和治理效能的增强,真正用“两个作用”发挥的先进性体现基层党建的政治性,用产业的支撑力体现指标的说服力,用群众的满意度体现创建工作的质效,努力开创党建统领、能力提升、治理规范的工作新局面,扎实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的节日
更多>>
濮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电话:0393-6666867  传真:0393-6666869   邮箱:hnpywmb@163.com
豫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2042)豫新备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