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机关践使命 走进一线促发展
——清丰县委办开展“党办人看发展”专题调研活动侧记
流金七月,正是热风吹雨洒江天的季节,更是一个击鼓催征马蹄疾的时节。
当前,正值清丰发展的关键时期,2023年已过半,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此时此刻,正是咬紧牙关的时候,正是屏息聚力的时候,正是比拼意志的时候!
近日,清丰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赵勋强带领县委办全体党员干部组成重点项目观摩团,选取全县9个重点项目进行了观摩调研,一天时间里,大家入厂房、下工地,看形象、比进度、学做法,倾听拔节之音,感受清丰发展脉搏。
倍道而进,决不停步。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一个个势头猛进的产业集群,一件件增进福祉的惠民实事,正汇集成一幅幅气势恢宏的壮丽长卷……在这里,前进的号角鼓舞着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在这里,70余万清丰人用激情、梦想和奋斗点亮城市星空!
筑木成舟 集群致胜
绿色家居产业的发展态势更加强劲
传统家居制造业中,员工规模是产业实力的标志之一??扇缃?,在清丰县,风向正发生变化。全县家居企业达295家,年产家居350万套(件),年产值310亿元,从业人员3.8万人,“好家具清丰造,买家具到清丰”叫响全国……这串数字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清丰家居产业发展的硬核实力。
在全友家私清丰基地二号车间,一个个机械手臂迅速挥舞起来,原材料上机、切割、封边、拉槽、钻孔、入榫等工序一气呵成,误差度被控制在0.08毫米以内,比一根头发丝的直径还要细……“投资1亿余元进行智能化改造后,每套家具的生产周期从原来的30天缩短至15分钟,用工减少50%,成本降低10%,日均产量提升40%,实现‘两降一增’?!惫靖涸鹑寺娴挛敖樯?。
思路一新,遍地黄金。面对新常态下新机遇,“创新”与“智能”已成为家居产业发展新的“风口”。 持续深化以改促新,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清丰家居向高而攀,乘风飞翔。
走进丽曼俪家居展厅,一款能够监测睡眠的智能床垫再次吸睛“出圈”?!罢饪畲驳嬉彩羌揖又悄芑某氏?。它能够实时监控使用者睡眠状况,并将记录上传到互联网,有效防止老人、儿童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听完公司负责人介绍后,观摩团成员进行了试用体验,并纷纷对床垫的高科技智能表示赞叹。
新叶俏枝头,已是满目葱茏。两年来,清丰县紧紧围绕“绿色家居强县”目标,规划建设实木家具园、智能家居园、家电家纺产业园3个“园中园”,依托河南省家居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濮阳市家居研究院等公共平台,加强院校合作与新产品研发。目前,已申请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等专利690余项,制定的《家具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成为国家标准?!傲础鄙戏⒘Γ钍仆黄?。清丰家居正在加速形成实木、板式、软体、办公、酒店、教学、颐养、家纺等全业态发展态势,实现从粗放加工向智能制造、从家具制造向家居产销的全新蝶变升级。
坐标大明宫建材家居。优雅的购物环境、独具匠心的商品陈设、高端大气的家居产品,前来购买家居产品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俞木匠方正简约的设计理念,雅致时尚的设计风格,透露出一种优雅娴静、从容婉约、充满禅意的东方美学,“东熙”“天时”两大系列,更是颇受群众喜爱。
舒适美好的家居生活空间,深深吸引了观摩团的注意。
“清丰家居必须坚持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实木家具定位,一张蓝图绘到底……”观摩现场,有的同志边看边做笔记,有的同志详细询问项目有关情况,在交流碰撞中打开了新思路。
菌香飘飘 薯味浓浓
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动能更加有力
走进马庄桥镇赵家村食用菌基地,大棚的架子上密密麻麻摆满了菌棒。一朵朵茶树菇像撑开的小花伞,破棒而出、接连“绽放”,十分喜人。菇农们采收、分拣、称重、烘干、冷藏、装袋,现场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大家可别小瞧这蘑菇,我们基地的蘑菇产业可不是小打小闹那么简单,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基地与正星集团合作,可是引进了投资120亿元的菌光互补及风电制氢项目呢,我们赵家村的春天来了……”赵家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悉,该基地占地800亩,建设食用菌大棚650座。规划菌包厂、冷库、烘干房、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等配套设施,是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食用菌基地。2022年,成立河南丰蕈生物科技公司,年产茶树菇菌包1500万包、鲜菇6000吨,产值7000万元,建设有全国最大的茶树菇生产基地,可实现茶树菇四季生产。依托濮阳市大地密码电商平台,与60余家电商合作,日均销售2.5万单,年销售额3亿元。
“菌棒是怎么做出来的?”“都需要什么营养物质?”“几个月能出菇?每筐产量如何?”观摩团一行走进龙丰食用菌公司展开了调研?!拔颐窍衷谝嗣拦?、韩国的设备,以及日本的菌种生产技术,注册了‘ 一生有你’‘菇雨’‘幸福365’等多个品牌,可实现日装金针菇11万瓶,年产1.6万吨,产品远销全国,年销售额可达2.7亿元?!钡嘲旄刹刻焦靖涸鹑说慕樯?,对该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
“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一年红薯半年粮”……这是以前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的俗语。红薯耐旱又高产,曾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救命粮”。 “如今,红薯可是咱老百姓的‘致富薯’!”红薯产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陈传再深有感触地说。
清丰县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属于沙壤土和两合土,PH值小于8,均适合红薯种植。在华薯农业,党办干部先后观看了红薯脱毒组培实验室、文化展厅、薯苗繁育车间等,听取了该县红薯产业发展情况讲解,对红薯产业近两年的快速发展表示惊叹,纷纷为红薯产业持续扩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点赞。
近年来,清丰县聚焦“现代农业强县”发展目标,以食用菌产业与红薯产业为抓手,强力推进“47331”工程,建成食用菌标准化园区70个,年产菇32万吨,综合产值突破27亿元,工厂化生产居全省第一位。与此同时,研发出全国首个红薯种苗无糖培养技术,建成全国红薯行业一流的脱毒组培实验室和全国首家红薯种苗培育植物工厂。清丰县韩村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本土品牌“小农丫”鲜薯畅销全国19个省、市的268家大型知名商超。清丰农业正迎着产业发展的曙光走向全国。
红色领航 深挖富矿
文旅兴县的发展路径更加明确
剑指敌胆临危境,强弓硬弩守家园。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冀鲁豫分局旧址、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旧址、中共直南特委旧址、大屯乡柳朝琦纪念馆及邓小平、宋任穷、杨勇等同志旧居……在清丰大地,处处可见革命旧址。
观摩团走进抗战史实展馆,一张张历史图片、一册册珍贵文献、一件件史料珍品、一个个逼真场景,全方位、立体式、史诗般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根据地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随着讲解员的深情解说,大家不时驻足停留、学习思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中重温党的艰苦奋斗历程,无一不被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英勇高尚的革命情操深深感动。
红色是清丰的底色。市委书记万正峰在调研双庙乡单拐村时强调,要从文旅生发,把单拐村建设成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基地。清丰县立足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旧址优势,坚持高水平规划,以“红色研学游、文创产业、庭院经济”为重点,做足遗址?;?、研究挖掘,宣传教育、文旅融合等“红色+”文章,持续做大“红色童年部落”“水上乐园”等项目,打造以单拐为核心,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老区传统教育、党建培训于一体的精品红色旅游示范带,实施集体经济跃升工程,有效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源,推动单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0 万元,全面叫响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单拐模式”,以红色文旅激活乡村振兴,使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红色文化熠熠生辉。
观摩结束时,赵勋强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李强总理也指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县委办公室开展“党办人看发展”专题调研,既是响应落实调查研究的要求,更是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需要。通过一线观摩调研,将进一步提升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做好参谋服务工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今后,将组织更多一线观摩调研活动,让文稿起草、党委信息、调查研究等工作写在田间地头、写在工厂车间、写在项目一线,在服务县委决策落实上发挥党办作用,在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
大干大发展,小干难发展,不干不发展;越干越爱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会干,唯有实干方能兴县。
行而思,观而悟,推而行。观摩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一路评、一路议,在观摩中学亮点、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殷殷嘱托,以深化“四最四型”机关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争当业务精通的表率、团结奉献的表率、担当干事的表率、严守纪律的表率,提能力、转作风、树形象,做到以文辅政、以调研辅政,为奋力谱写濮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清丰必将乘时代东风、奋起扬帆,驶向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濮阳日报 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段成文 郭露露)
【责任编辑: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