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新兵参观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记者 陈增勋 摄
“这次参观活动太有意义了。先辈们的英雄故事更坚定了我参军报国的信念。”3月14日,在参观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后,洛阳师范学院毕业生、预定新兵聂章奇激动地说。
当日,清丰县组织即将奔赴军营的预定新兵走进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用家乡的红色资源助力预定新兵迈好军旅生活第一步?!霸ざㄐ卤遣慷拥男孪恃?,他们刚走进部队难免会有不适应的地方。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主动做好预定新兵的思想工作?!备孟厝宋洳坎砍ふ匀旰楦嫠呒钦?。
冀鲁豫边区是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立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曾驻扎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领导机关和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黄敬、宋任穷等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这里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冀鲁豫革命根据地从创立到巩固,并由“小冀鲁豫”发展为“大冀鲁豫”的过程,是一处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基地。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预定新兵有序参观纪念馆,仔细了解冀鲁豫边区发展壮大过程中发生的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纪念馆内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枚枚生锈的地雷、炮弹,一帧帧血与火的壮烈战场视频……让预定新兵的思绪仿佛回到当年的时空,胸膛里激荡起血性豪情,更加坚定了他们参军报国的信念。
参观期间,山东外国语学院毕业生、预定新兵张永振的目光被冯品毅的事迹深深吸引——1926年8月到大名县任教的冯品毅,是直南地区革命播种人,10月秘密发展刘大风等共产党员。1930年,冯品毅在赴京途中不幸遇难?!暗蹦昴杲?6岁的冯品毅,置生死于度外就担起救国重任。”张永振说,“我与先辈冯品毅年岁差不多,我要尽快成长,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担负起新时代的重任?!?/p>
值得注意的是,与预定新兵一同参观纪念馆的还有老英雄马鸿。参观中,今年已94岁高龄的马鸿向预定新兵讲述了自己从民兵少年团成员到参加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再到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役等的经历,并勉励大家要时刻牢记亲人嘱托,到部队好好干,用实际行动为党旗争辉,为军旗添彩,为家乡争光。
参观结束后,预定新兵在“弘扬红色基因,矢志报国从军”的横幅上签名。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英雄,争做传人,迎接火热的军营生活。(濮阳日报 记者 陈增勋 通讯员 乔红)
【责任编辑: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