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村民团结共进,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个个脸上笑开颜?!苯?,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村党支部书记常更立高兴地说。
行走在南乐县的小街小巷,处处可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场景。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今年2月,南乐县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将又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揽入怀中。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正是对南乐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度肯定。近年来,该县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从政治、文化、经济上重点发力,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描绘出一幅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同心壮美画卷。
以政治引领为根本点,汇聚创建新合力。南乐县坚持以政治引领为根本点,汇聚强大的创建新合力,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同时,加强对重点部门的业务指导,确保创建工作做实做细,将创建工作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大事来抓,并将创建工作作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基层党建、意识形态、平安建设等工作前置条件。在责任分工上,南乐县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这种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县、乡、部门之间的联动创建,实现了创建工作的一体化推进。
以文化认同为关键点,构建精神新高地。南乐县注重以文化认同为关键点,通过深入挖掘和有效运用南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智囊团,开展仓颉文化、运河文化、儒家文化等研讨会,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充分利用县文化博物馆、县民俗馆等平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通过开设国学讲堂等,让各族群众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立非遗工作室,开展剪纸、面塑、目连戏、四根弦等体验式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焕光彩。深入开展“讲村史、叙村事、话发展”系列活动,充分挖掘各族群众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
以联动教育为突破点,打造宣传新阵地。南乐县与河北省魏县、大名县,山东省莘县建立健全三省四县民族工作联谊机制,加强交流协作,不断完善各民族融入城市的政策举措、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促进优势互补,形成合作共赢的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依托丰富教育资源,定期组织观摩学习、研讨交流、联办文体活动,先后与周边县开展青少年“运河情一家亲”研学游、豫鲁冀“加强民族团结,增进睦邻友好”联谊交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等联创活动,吸引山东、河北等地3000余名学子前来求学,各族群众的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依托仓颉文化资源,举办“仓颉正月庙会”,活动期间人流量超过5万人次,河北、云南等地各族群众前来南乐拜谒仓颉,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举办“中国仓颉文化节”、“谷雨祭拜仓颉大典”、书画摄影展等,省内外30余万各族群众齐聚南乐,切实促进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以乡村振兴为落脚点,释放发展新动能。南乐县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实事工程。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城乡医疗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构建集城乡低保、特困救助、慈善救助于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统筹宣传、团委、妇联、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资源和社会爱心团体力量,组建同心志愿服务队,下设8支分队,招募300余名志愿者,聚焦关爱“一老一小一妇一残”,建立同心家园、母爱加油站、童伴之家、夕阳红乐园等活动基地,定期开展慰问帮扶,以“小关爱”聚起“大团结”,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入开展“同心圆·共发展”活动,积极引导北关村与周边村结对,在产业发展、就业带动等方面加强优势互补,共培育产业项目3个,新增商业门店20余家。充分发挥??罢蚬叽笈锷?、张果屯镇西红柿小镇、谷金楼镇依禾农庄等产业优势,带动河北、山东等地6000余名群众来到南乐务工和经商,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各族群众的“钱袋子”更鼓、凝聚力更强、幸福感更足。(濮阳日报 记者 吴丹)
【责任编辑: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