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好“丰”景,玉米收获忙。眼下,我市玉米进入成熟收获期,农民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收割,将“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
9月24日下午,清丰县固城镇张庄里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里,2台大型收割机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收割机驶过之处,一排排玉米植株被卷入机器,经过收割、摘棒、剥皮等作业程序,黄澄澄的玉米粒倾泻而出,很快将运粮车厢装得满满当当。
“今年我种了780亩玉米,都是耐密高产品种,你看这个头儿和籽粒,多大多饱满,照这个长势看,亩产比去年平均能增加150余公斤。”种植户陈现信拿着一穗玉米感叹道?!耙蒲е痔铮饣八档锰粤?。今年,我是在县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采用宽窄行播种、北斗导航种植的玉米,再加上水肥一体化技术,对玉米分阶段、分次施肥,既节肥节水,又能让玉米‘吃饱喝足’?!笨醋叛矍暗姆崾站跋螅孪中诺莱隽擞衩自霾脑?。
说话间,一辆装满“草料”的农用车从地里开了出来,散发出一股玉米的清香味?!罢馐欠鬯楹蟮挠衩捉崭?,经过青贮发酵变成养殖场里牲畜的饲料。合作社会直接把它们运往养殖场卖掉,同时也减免了我们的收割费用,让我们每亩地又节约了将近100元的支出?!背孪中潘闫鹫死春敛缓?,“今年玉米产量高了,但是价格低了。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今后还是要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明年我们争取增产更多!”
在紧邻固城镇的韩村镇铁炉庄村,种植大户谭飞涛和清丰县农技专家肖占伟正在地里查看玉米长势,谋划接下来的秋收。
“前几天,河南农大专家来我这测产和取土化验,已经把结果发来了,预计亩产842公斤,这是‘三角定苗’种植模式给我们带来的‘高产’效果,也多亏了你们平时在管理上的指导?!鼻宸嵯睾献葜种才┟褡ㄒ岛献魃绲母涸鹑颂贩商蜗蛐ふ嘉氨ㄏ?,并表示感谢。
谭飞涛今年种植玉米1000余亩。在各级农业部门指导下,他采取了三角错位密植方式进行种植。这种方式使玉米的密度更大,通风和透光效果更优,玉米在生长中能够达到密而不集的作用。
种植方式改变,田间管理也得跟得上?!跋衷谔锛涔芾硪睬崆啥嗔?,以前是雇人浇地,光人工就得支付不少工资,还费时费力。自从安装了自动化设备后,通过手机APP动动手指就可实现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既便捷又高效?!弊魑屡┤?,39岁的谭飞涛在从事智慧农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谭飞涛看着地里丰收在望的玉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肖占伟上前掰开一穗,经过仔细观察之后,指导谭飞涛要适时晚收?!暗鹊桨端缮?,籽粒变硬,籽粒基部和穗轴交界处出现黑色层,籽粒乳线完全消失以后再收,每晚收一天每亩可增收15公斤左右,可以再等个三四天?!毙ふ嘉八怠?/p>
有了专家的指导,让谭飞涛对秋收最佳时间有了定数,更加信心满满?!昂?,那我晚几天再收。玉米一天一个样,争取实现最高产!” (濮阳日报 记者 樊欣欣 管淑颖)
【责任编辑: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