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冬至前夕,华龙区濮东办黄城村洋溢着浓浓的饺子香与邻里温情。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村干部与志愿者已忙碌起来,到菜市场采购新鲜的猪肉、大葱、鸡蛋、韭菜及姜、蒜等食材,精心筹备一场特殊的冬至活动。
黄城村党务村务公开栏显示,该村现有878户4109人,全村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村内主路全部硬化,群众全部吃上自来水,移动、联通、电信全覆盖。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土地流转,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为外出务工、出租客运、个体经营、家政服务等。村内配置有标准化卫生室、多功能会议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等。
黄城秧歌队、霞姐鼓舞团的演员们也一早赶到村文化广场,敲锣打鼓、舞扇子、扭秧歌,好不热闹。黄城村大、人多,文艺爱好者也多,富裕起来的村民纷纷发挥特长、组建队伍,不但经常参与市里、区里组织的民俗活动,而且不时受邀参加不少开业、年庆、婚礼等喜庆活动,能够贴补家用。黄城秧歌队已经成立20余年,现有队员40余人,能够演出《罗锅娶亲》《抬花轿》《狮子滚绣球》《猪八戒背媳妇》等各类节目20余个;霞姐鼓舞团去年刚成立,现有团员10余人,擅长节目《龙腾虎跃》《盛世鼓舞》及各类扇子舞、健美操。尽管天气寒冷,在音乐与锣鼓的烘托下,在演员们的带动下,活动现场气氛火热,不时响起掌声与欢呼声。
9时许,围向文化广场的村民越来越多。盆里的面醒好了,志愿者开始往外挖面,在案板上揉面;炉子旁的鼓风机呼呼作响,整盆整盆的鸡蛋液倒进锅里,锅铲翻动,香味扑鼻;切葱、捣蒜、剁姜的声音此起彼伏,与喜庆的音乐交相呼应。87岁的王素英早早地赶到这里,晒着太阳、挨着炉子,一会儿看看精彩节目,一会儿瞧瞧包饺子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笑呵呵地说:“这活动真好,让我这老太婆不再孤单??醋潘俏ё谝黄?,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唠着家常,我都感到高兴。饺子多香呀,好吃得很。生活好了,人们都很幸福,原来哪敢想?”
当日举办的活动是“情暖冬至 德润黄城”——黄城村文明典范表彰暨冬至联欢活动,受表彰的包括好婆婆刘巧竹等5人、好媳妇李晓静等8人。“一年一评,都是大家推荐、选拔出来的,一个个都经得起打听?!贝迕窳跄棠躺熳糯竽粗杆?。颁奖仪式上,濮东办领导班子站立一排,将鲜红的证书、贴着大大的“奖”字的暖壶分别交到获奖者手中,台下瞬间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好媳妇代表郭金丽表示:“对待老人,起码要不缺吃、不缺穿、不惹生气,有时间还会一起出去转转,旅旅游、赏美景。”好婆婆代表岳青文则说:“也没觉得自己表现有多突出,只是把媳妇当亲生闺女一样看待,家和万事兴嘛?!?/p>
“村里老人都来免费吃饺子,村里人口多,60岁以上的就有500多人?!被瞥谴宓持Р渴榧峭踝跃八?,“行动不便的,我们还送到家里去。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关爱老人、冬至包饺子、七一和国庆节升国旗都是我们村的‘保留节目’,大家齐聚一堂,品味传统美食,彰显孝老爱亲美德,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一定要让村民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以及黄城大家庭的温暖?!保ㄥа羧毡?记者 张西恒)
【责任编辑: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