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
3月26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莅濮调研。在观看红色杂技剧目《进攻令》后,边发吉接受记者采访,与现场杂技演员一起探寻这部剧目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
红色杂技剧目《进攻令》讲述的是在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前夕,马戏班与前来秘密探查的解放军先遣部队结缘,积极投身支援解放军强渡黄河的战斗故事。在访谈中,边发吉首先提到,此次观看红色杂技剧目《进攻令》,给他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他强调,通过这部剧的演出,展现了濮阳杂技的雄厚实力。当下,中国杂技界掀起打造红色杂技剧目和杂技剧的热潮,《进攻令》的出现不仅具有艺术意义还具有现实价值。
边发吉介绍,这部红色杂技剧目在表现手法上独具匠心,巧妙融合写实与素描手法,选取关键的几件事,衔接流畅、叙述清晰,完整地讲述了马戏班的故事。其中,马戏班与解放军战士的互动情节丰富,像渡黄河、攀岩走壁等场景,不仅展现了精彩的杂技表演,还体现出诸多军事技术和技巧。这些内容既符合中国杂技的本体艺术特点,也传承了杂技老前辈支援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奉献精神。
谈及演员的表现,边发吉难掩赞赏之情。他回忆起过去排练时,演员们还稍显青涩,如今却已身手不凡。从表演技巧到人物塑造,再到将内心世界外化展现,演员们都做得十分出色。边发吉认为,这是年轻一代杂技人继承前辈遗志、投身杂技事业的生动体现。
此外,濮阳的地理位置为这部剧目增添了特殊意义。濮阳距离黄河80余公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基本都从这里出发。边发吉感慨,这部剧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它提醒着当代年轻人,先辈们为革命事业不怕流血牺牲,一路挺进中原、大别山,为中国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边发吉表达了对杂技行业的未来期望。他认为,作为杂技人,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更应深感责任重大。大家要团结一致、刻苦练功,传承先辈精神,用精彩的杂技表演彰显中国的强大与力量。(濮阳日报 记者 管淑颖 通讯员 刘国亮)
【责任编辑: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