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官方网站入口_微信400快餐,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100块约3小时上门

您好,欢迎来到濮阳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习近平: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习近平: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习近平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更多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传真

戏剧缘何热龙都
发表时间:2025-05-20   来源:濮阳文明网   字体: [][ ][ ]   [打印] [关闭]

  5月9日,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新时代文化广场出现了让人震撼的一幕:绵绵阴雨挡不住人们看戏的热情,数千人撑着雨伞在此观看河南省豫剧三团和濮阳市戏剧艺术传承?;ぶ行难菰泵谴吹南非莩??!段迨狼胗А贰度薜睢贰赌鹿鹩⒐宜А贰度锝套印贰栋嗵臁贰赌鹿鹩⑾律健贰斗缬昵樵怠返染渚缒?,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演出结束后,不少人围着演员们久久不愿离去。

  如此万人赶戏的场景,近年来普遍出现在我市的城市乡村。只要有唱戏的地方,就有群众人山人海地聚集在一起看戏的场景。戏剧,这项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精神文化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缘何会在我市呈现出大热趋势?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戏曲热”燃爆濮阳城市乡村

 

  进入5月以来,市戏剧艺术传承?;ぶ行牡难菰泵刻於己苊β?。5月1日至10日,该中心组织了大大小小23场戏曲演出,线上线下累计吸引100余万人次观赏浏览。

  该中心主任罗志金介绍,5月1日至5日,市戏剧艺术传承?;ぶ行脑阱а袅系摹傲婪缡屑毕群笱莩?场,吸引过往市民纷纷驻足,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国潮韵味在戏曲声中愈发浓郁?!拔逡弧逼诩?,龙都剧院也是天天爆满。除了5月1日和2日河南省豫剧团在濮阳进行汇报演出外,5月3日至5日,都有市戏剧艺术传承?;ぶ行牡难菰泵窃谡饫锩夥蜒莩?,可容纳400人的剧院每天座无虚席。来看戏的观众涵盖各个年龄段,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及十来岁的青少年,总体以中老年人居多。

  戏剧在城市受欢迎,在乡下同样受青睐。5月6日至7日,市戏剧艺术传承?;ぶ行脑谇宸嵯刂椒肯缰椒拷窒群罂沽?场“舞台艺术送基层”活动。每场演出,台下都是人山人海。有的骑着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拖家带口跑十几二十几公里来看戏。台上演员全情投入,台下观众热情高涨,二者不时互动,喝彩叫好声不断。当然,5月8日至10日在西辛庄村演出时,同样火爆的场景再次出现,即便是碰到突如其来的风雨,也丝毫未能浇灭戏迷们的热情,观众们纷纷撑起雨伞观看?!昂貌蝗菀着龅秸庋幕?,乡亲们谁都不愿意走,大家以实际行动证明,好的艺术永远受待见?!蔽餍磷宓持Р渴榧抢盍伤?。

  罗志金介绍,2023年以来,戏曲在城市乡村明显火了。每次下乡演出,看戏的观众都是人山人海。那么多观众支持,演员们演起来也是特别带劲。去年开始,龙都剧院落成后,每有演出剧场总是场场爆满?!罢饬侥?,戏剧越来越受欢迎!”罗志金总结说。

  如果说市戏剧艺术传承?;ぶ行氖枪俜揭帐跬哦拥幕?,我市还活跃着大大小小数百支民间戏剧团队,他们平时在乡下各种集会、红白事中演出,有的则在城市公共场所义演,均受到欢迎。以清丰县戏迷协会为例,该协会是一个由全县群众戏迷自发形成的社会团体,成员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数百人。每年麦收前后,该协会每周五在县城义务演出,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观看,很多戏迷想登台演唱一曲,机会都很难得到。

 

  多种因素促成戏剧的火爆

 

  看戏,曾是很多人年轻时的回忆。十几年二十几年前,由于电视、电脑等的普及,戏曲一度被冷落,很多官办的戏剧团体都被迫撤销。为什么近两年来戏剧突然在我市火爆起来了呢?针对此问题,记者连日来在我市部分戏剧团体、演员、戏迷中走访,大致可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濮阳有着较好的戏剧基础。戏剧在濮阳有着厚重的群众基础,目前全市现存剧种21个,目连戏、大平调、大弦戏、四平调、罗卷戏、柳子戏6个稀有剧种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二夹弦、落腔、四股弦、枣梆、坠剧、五腔调等9个剧种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稍微上点年龄的人,可以说都是看着戏长大的,现在随便哼起来都能哼几段。这决定了不少剧目濮阳观众都能听懂戏、看懂戏,欣赏得了戏。

  全市上下对戏剧艺术的重视。以市戏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为例,该中心在本世纪初一度较为困难,后来市委、市政府为其解决了下乡演出工具。2024年,市委、市政府盘活闲置八年的老杂技厅,改造为龙都剧院,演员们有了固定的演出舞台。此外,我市大力开展送戏下乡工作,使戏剧和群众的距离拉得很近。我市还在一些景区开设了戏剧舞台,比如在龙湖开辟的“艺术点亮城市”空间,就使戏剧得以更好地走进市民群众中。此外,板桥古镇、濮水小镇等,也都设置有戏迷大舞台。

  好剧目不断促成了“好戏连台”。我市高度重视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工作,戏剧传承?;と〉昧顺ぷ惴⒄?。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的通知》,我市大弦戏《探桥》、罗卷戏《李存孝过江》、豫剧大高调《跑汴京》、四平调《三击掌》等四种传统剧种入选。此外,《吴隐之》《清吏郑板桥》《布衣巡抚——魏允贞》《大清诤臣窦光鼐》《石磨的婚事》《张清丰》《能人百不成》《连心桥》《人往高处走》《月到中秋别样圆》《村官李天成》《尘封的军功章》……一个个好剧目,一台台好戏,使得我市戏剧能始终紧跟时代,紧跟群众需求,从而成为戏曲热的重要原因。

 

  传统戏曲迸发时代新活力

 

  时间回到2024年12月。北京市梅兰芳大剧院,我市精心创排的大型新编历史剧《吴隐之》精彩亮相,为北京观众特别是戏曲爱好者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受到北京观众热烈欢迎?!段庖肥且砸淮粑庖痛醋鞫傻南执肪纾孕率贝逃哂兄匾庖?。

  紧扣时代脉搏,围绕时代特色进行创作,才会焕发出时代活力,古老的艺术才会得以更好地传承。近年来,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市戏剧艺术传承?;ぶ行囊源兄谢判阆肪缥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以传统豫剧创新发展为方向,创作了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大型现代豫剧,为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作出突出贡献,是我省地市级文艺院团中的佼佼者。市戏剧艺术传承?;ぶ行幕橹非孪?、下基层等各类活动,每年开展公益演出200余场,观众40余万人次,将戏曲盛宴送到群众家门口,增强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

  除了内容上的创新,在市委宣传部的引导下,我市一些剧团在表现形式、传承途径上也在进行创新,通过拥抱互联网,开辟了传承?;さ男绿斓??!八党а簟本褪且桓龊芎玫睦印N⒒踊チ谙非蟹⒄怪械闹匾饔?,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市委宣传部牵头,协同濮阳县委宣传部积极组织民间戏曲工作者,开通抖音“说唱濮阳”网络直播间,通过“直播+展示”“直播+名角”“直播+创新”“直播+示范”“直播+互动”等方式,聚焦豫剧、大平调、曲艺等本地传统戏曲,开辟了艺术传承与服务新天地?!八党а簟蓖哦幽壳肮灿?0人,多人获得国家、省级戏曲奖项,编排各类文艺节目100余个,其中15个节目获市级以上大奖,16个节目登上中央电视台,48个作品登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平台,该团队多次代表河南省、濮阳市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创作的河南坠子《溜》《说唱濮阳》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录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当然,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无论是官方剧团还是民间团体,我市戏剧近年来在越来越走俏的同时,也面临演员年龄偏大、缺乏新鲜血液补充等多个问题。若想让戏剧这项艺术瑰宝得以长久的传承,这些问题也需要尽快解决。

  “锚定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宣传党的方针,弘扬民族文化,打造艺术精品,服务人民群众。”市戏剧艺术传承?;ぶ行那嗄暄菰惫运?,老百姓喜欢的,才是最好的,戏剧热让他更有演出的动力,今后将继续努力,和同事们一起,为群众演更多更好的戏,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戏剧的传承和?;ぷ鞒鲇τ械墓毕?。(濮阳日报 记者 袁冰洁)

 

 

【责任编辑:韩利】

地方传真
更多>>
微信图片_20210715092517_副本.jpg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马庄桥镇将“五星”支部创建作为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积极创新工作举措,用好“三比一争”大比武工作机制,贯通支部、产业、生态、法治、文明五大要素,以各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提升,带动发展动能和治理效能的增强,真正用“两个作用”发挥的先进性体现基层党建的政治性,用产业的支撑力体现指标的说服力,用群众的满意度体现创建工作的质效,努力开创党建统领、能力提升、治理规范的工作新局面,扎实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的节日
更多>>
濮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电话:0393-6666867  传真:0393-6666869   邮箱:hnpywmb@163.com
豫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2042)豫新备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