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官方网站入口_微信400快餐,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100块约3小时上门

您好,欢迎来到濮阳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
[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更多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传真

“飞地经济”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表时间:2022-12-05   来源:濮阳文明网   字体: [][ ][ ]   [打印] [关闭]

  为更加精准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南乐县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产业发展新抓手,创新思维,打破乡村区划限制,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协调机制,探索发展“飞地经济”,为不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乡镇创造跨乡镇产业收益,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南乐县作为农业大县,县城东6个乡镇农业产业规模较大,县城西6个乡镇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链条较短。为实现乡镇之间协调联动发展,南乐县立足实际,取长补短,以“飞地经济”模式,整合了农业产业发展较弱乡镇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7亿元,在产业发展较强乡镇陆续建设了西红柿小镇、唐顺兴等多个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其中,养殖屠宰加工方面,南乐县以“飞地经济”模式成功整合资金4000万元,携手国内知名食品企业唐顺兴集团,全力打造了集养殖、屠宰加工、中央厨房熟食预制菜于一体的全产业生态链,目前产业优势资源整合效益明显。南乐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袁志轩兴奋地说:“我们已建成的唐顺兴肉鸡标准养殖示范区年出栏肉鸡260万只,上交的项目收益可反哺南乐县9个乡镇33个受益村用于乡村振兴发展,不仅带动了2000余户困难群众参与肉鸡养殖,而且吸纳了周边困难群众1000余人就业,年人均增收在1万元以上,‘飞地经济’产业效益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在农业种植方面,南乐县重点围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创建,统筹整合了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与河南农业大学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整合了8个乡镇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700万元,采用“飞地经济”模式,引入河南农大优质果蔬研发专家团队入驻西红柿小镇,构建了“产业+项目+人才”培育体系、“1+N+1”人才帮带机制,建设了多类型日光温室150余座,实现了基地年产值1.1亿元,实现受益联农带农1500余户,带动农业从业人员1000余人,其中脱贫户就近就业人员300余人,真正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西红柿小镇上班的张果屯镇端庄村村民马爱琴笑着说:“产业有了,咱老百姓的日子更有奔头了,这周边村在家的女同志,好多都在这上班,不仅学到了种植技术,一个月还能收入2000余元,挺好的?!?/p>

  南乐县正是通过“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农民入股+务工+收益”等联农带农富农机制,积极鼓励、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入园务工等多种途径加入产业园,目前已带动16558名困难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为充分调动各乡镇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南乐县还积极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实施方案》,规定‘飞地经济’园区每年按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6%向‘飞出地’发放收益金,项目所得收益金不低于60%将用于帮扶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群,通过设立临时公益岗位,对脱贫户、监测户按家庭情况实行差异化收益分配。截至目前,南乐县322个行政村采取了村社合一、产业融合、村企合作、资产租赁等‘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大大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全县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05个,让4300余户脱贫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蹦侠窒叵绱逭裥司志殖ふ碰蜗急硎?。(贾红敏 

地方传真
更多>>
微信图片_20220826084056.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范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提高政治站位中推进党的建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着力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展现组织部门砥砺奋进的精彩篇章。
我们的节日
更多>>
濮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电话:0393-6666867  传真:0393-6666869   邮箱:hnpywmb@163.com
豫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2042)豫新备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