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企牵手乡村 赋能产业发展
进入初冬,碧空如洗、万里无云。走进华龙区岳村镇瓦岗村菊花种植基地,只见一簇簇金黄色的菊花竞相绽放,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紧采摘、分拣、烘干、装箱。
“我们的菊花种植基地占地400余亩,平均每亩可采收鲜菊花4000斤。目前,烘干后菊花根据品相一斤可卖到30元左右,一季下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40万元?!蓖吒诖宓持Р渴榧堑砸扛嫠呒钦?。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据翟耀强介绍,以往瓦岗村没有支柱产业,村民主要从事传统农作物种植,农业结构单一,收入微薄,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自2015年海王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入驻后,指导村“两委”引进适合本地沙质土壤、易于管理、经济效益高的菊花、地黄、板蓝根等中药材。目前,已打造700亩药材种植园,注册“瓦岗翟”商标,还建成了年处理2万吨中草药及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和900平方米厂房,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中草药生产、加工、包装、销售链条。截至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已突破500万元大关,解决就业500余人。
“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菊花,我们可以到地里采花,也可以到车间干活挣工资,一天能挣100多元。有活儿干,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的孩子?!蓖恋亓髯┗У砸鹄肿套痰厮?。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以产业发展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得益于华龙区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百企赋能乡村振兴”行动?!鞍倨蟾衬芟绱逭裥恕毙卸腔⒆惴⒄故导?,凝聚社会力量,探索出的企业多维赋能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那么,该机制是怎样实践运行的?企业又是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帮扶乡村发展特色产业的呢?
高谋划、重实施、保成效是华龙区委区政府开展“百企赋能乡村振兴”行动的出发点。今年,华龙区推行“县级干部分包+党政机关单位派驻+企业助力”组团结对帮扶新机制,按照2∶3∶5比例,每村分别由2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包、3家机关单位联系、5家针对性企业帮扶,形成多维度、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近年来,区里通过组织企业家到乡村、乡村到企业双向实地考察,政企座谈、村企交流的方式,引导双方因村制宜,采取投资合作、产销融合、股份合作等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台账化推进村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目前,区域内百余家企业全部与牵手村进行了有效对接?!鼻┮蹬┐寰志殖し牍闼?。
富百姓、强企业,让企业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底气更足、信心更强、行动更实。该区通过“联企兴村贷”“惠农e贷”等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助力村企合作项目发展壮大。
市百姓量贩有限公司在得知华龙区开展“百企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后,主动请缨,参与到该项行动中来。该公司与农户签订定向种植合作协议、兜底收购协议,让农户吃上“定心丸”,在超市内设立兴农产品专柜、区域品牌展柜,为瓦屋村、东寨村等7个行政村捐建7家爱心超市,捐助20万元为瓦岗村小学进行危房改造,收购菜农滞销蔬菜5万吨,带动农户从事相关零售产业3000余人。
“我们遵循市场规则,结合企业特点,打通农产品产销一体‘最后一公里’,不仅解决了群众销售问题、繁荣了农产品市场,还增加了我们的销售额?!笔邪傩樟糠酚邢薰径鲁こ探ㄋ怠?/p>
市百姓量贩有限公司帮扶农户,是区委、区政府实施“百企赋能乡村振兴”行动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
帮扶企业不仅在乡村振兴前端发力,还从产业发展源头上想办法。东北庄村作为我国著名的杂技发源地,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景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等金字招牌。因受疫情影响,文旅产业有所波动,华龙区充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优势,整合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学活动,建设杂技与农耕研学基地项目,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近距离观看杂技表演、了解杂技历史,亲自动手耕耘土地、播种植树、施肥浇水的平台,为园区企业及周边群众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让有文化、有底蕴、有传承的村庄发挥出独特魅力。
华龙区积极动员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企业发挥“头雁”作用和创业先锋品牌优势,鼓励企业参与“百企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同时,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截至今年11月,华龙区已有100余家企业积极参与到行动中来,凝聚了社会各界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百企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使该区农业特色产业不断提升、闲置劳动力不断获得就业机会、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真正实现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拔颐墙钊胙肮岢沟车亩缶?,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域推动村企合作健康持续进行,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以产业增效带动乡村提质,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被榧遣毯榉逅?。(濮阳日报 记者 杜鹏 通讯员 季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