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三夏”生产进入关键阶段。南乐县科学统筹、多措并举,以技术提质、防灾保障、安全托底为抓手,全力做好“三夏”生产服务工作,奋力保障粮食稳产增收。
技术到田,下好生产“先手棋”。目前,小麦正值灌浆成熟关键期,该县迅速响应,选派80名农技骨干组成12支技术小分队,针对作物长势与土壤墒情,聚焦防灾害、防病虫、防倒伏三大重点,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服务。面对面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精准防治病虫害;积极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针对收获作业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截至目前,该县已发放“三夏”生产技术宣传资料4000余份,指导群众200余人。
未雨绸缪,筑牢减灾“安全堤”。该县农业农村、气象等多部门联合,紧盯干热风、“烂场雨”等关键灾害,加密气象监测频次,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编印并发放《小麦干热风防范技术要点》3000余份,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平台、大喇叭宣传等多种渠道,及时推送灾害预警与应对措施,确保农户早知晓、早防范。强化县、乡、村三级联动配合,全面推进“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工作,通过药剂喷洒作业,提高小麦防干热风、防早衰能力。目前,全县已灌溉作业159万亩次,实施统防统治面积34万亩,为小麦稳产增产注入“强心剂”。
强化监管,拉紧安全“双防线”。一方面,抓秸秆禁烧,构建“人防+技防”立体防控网,筑牢安全底线。推进秸秆收储、肥料化利用等项目,从源头降低火灾隐患;严格落实“县领导包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民组长包户”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并依托“蓝天卫士”监控系统实现全域实时监测,确保禁烧监管无死角。另一方面,抓农资监管,多部门协同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严守质量红线。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0人,检查农资门店50余家,全力保障农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濮阳日报 记者 宋仁志 通讯员 刘广凡 魏子妍)
【责任编辑:韩利】